9月25日,西安市第三届公益性海葬活动在青岛市举办。伴随着芬芳的鲜花和亲人的祈福,119位逝者长眠于大海碧波中。

鸣钟九响、敬献祭品、恭读祭文,鞠躬致礼,放生锦鲤。上午9时,119位逝者的家属每人手捧鲜花,带着对亲人最深沉的追思,肃立、默哀、缅怀、敬献鲜花,礼送亲人最后一程。上午11时,轮船缓缓停驻,逝者家属将可降解莲花骨灰坛和鲜花沉入大海。

仪式

“爸爸,你可以随着大海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市民刘玥告诉记者,为了满足父亲生前的遗愿,她参加了此次海葬活动,希望通过这个方式回归自然。巧合的是,父亲的祖籍在山东,好像也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最后她面对大海大声说:“爸,再见了,你要好好玩,不用担心我们。”

参与活动的逝者家属王女士(王晶)告诉记者:当时想是不是我们要自己带着骨灰来到青岛,没想到西安市民政局对这方面安排挺到位,解决了我们骨灰转移的切实困难,我觉得挺好。

逝者家属党女士(党茹)说:我父亲的遗愿很快就可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西安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非常细心地把每个环节给我们交代得非常到位。我觉得跟着集体的这个活动,是对我们家属,包括对逝者最好的方式。

海葬是推行节地生态殡葬的有力举措,文明、节俭、环保,节约土地资源,减轻群众丧葬负担,更体现了厚养礼葬的文明新风。西安市连续举办三届海葬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骨灰海撒

据西安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二级调研员许继承介绍:下一步,西安市民政局将持续坚持“生态殡葬、绿色殡葬、惠民殡葬”理念,强化公益属性,加大公益性和节地生态安葬墓位建设,常态化举办公益性生态安葬活动,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殡葬服务需求。

今年,民政部关于《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公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殡葬管理进入精细化、差异化治理的新阶段。西安市县两级民政部门本着“慎终追远,礼敬故人”的殡葬理念,大力推广文明节俭绿色安葬方式,积极探索常态化开展海葬活动模式,先后将358位故人从九曲黄河安灵于浩瀚黄海,一起用大爱的温度书写绿色、生态、文明的民生答卷。来选:西安网